男女主角分别是刘琴刘勇的其他类型小说《重回儿子结婚当天,我当场搅黄婚事刘琴刘勇小说》,由网络作家“真威武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李书萍笑而不语,两人就站在三轮车前吃饺子。一个青年从摊子前走过,走出去都五米远了,又倒了回来。“卖的是啥?”“韭菜鸡蛋馅儿的饺子。”李书萍回道。周翠兰连忙帮她推荐,“皮包馅儿大,特别好吃,你吃了绝对不会后悔。”青年摸了摸有些饿的肚子,“多少钱一碗?”李书萍:“三毛钱一碗,一碗十五个,保管你吃得饱饱的。”“这么贵,吃一碗面才一毛呢。”青年皱眉。“那面里没蛋,也没我这饺子好吃呀。”李书萍笑着说。“那给我来一碗吧。”“你先坐着,饺子很快就好。”李书萍放下碗,往锅里下了十五个饺子。“你的饺子好了,要醋不?”李书萍把饺子放在桌上。青年抬起头看她一眼,点了点头,“要。”李书萍又去倒了半碟醋来,碟子挺大的,要是倒一整碟,吃不完就浪费了。青年夹起一...
《重回儿子结婚当天,我当场搅黄婚事刘琴刘勇小说》精彩片段
李书萍笑而不语,两人就站在三轮车前吃饺子。
一个青年从摊子前走过,走出去都五米远了,又倒了回来。
“卖的是啥?”
“韭菜鸡蛋馅儿的饺子。”李书萍回道。
周翠兰连忙帮她推荐,“皮包馅儿大,特别好吃,你吃了绝对不会后悔。”
青年摸了摸有些饿的肚子,“多少钱一碗?”
李书萍:“三毛钱一碗,一碗十五个,保管你吃得饱饱的。”
“这么贵,吃一碗面才一毛呢。”青年皱眉。
“那面里没蛋,也没我这饺子好吃呀。”李书萍笑着说。
“那给我来一碗吧。”
“你先坐着,饺子很快就好。”李书萍放下碗,往锅里下了十五个饺子。
“你的饺子好了,要醋不?”李书萍把饺子放在桌上。
青年抬起头看她一眼,点了点头,“要。”
李书萍又去倒了半碟醋来,碟子挺大的,要是倒一整碟,吃不完就浪费了。
青年夹起一个饺子蘸了醋,咬了一口,韭菜独特的香味儿,就充斥了整个口腔,又鲜又香,面皮也很有韧劲儿,比国营饭店的饺子好吃多了。
这三毛钱花得值,青年脸上露出了笑意。
王学明是一个退休老教师,早些年被打成了右派,平反后就直接退休了。
妻子早些年忧思成疾去世,儿女们也有各自的工作和家庭不住一起,不会做饭的他,又有钱有闲的他,每天都会走两条街,去国营饭店吃饭,就当锻炼了。
今天正当他背着手路过梨花巷时,却闻到了一股韭菜鸡蛋馅儿饺子的香味儿,不由停足,便发现巷子口,不知何时竟然摆了一个饺子摊。
这味儿闻着不错,想换换口味的他,转身走了过去。
“这饺子怎么卖?”
李书萍看了他一眼,笑着说:“三毛钱一份,一份十五个,韭菜鸡蛋馅儿的。”
王学明见这摊子虽然简陋,但却干净整洁,摆摊的妇女,收拾得也干净利落,便点着头说:“那给我来一份吧。”
“你先坐着,饺子很快就好。”
两张桌子,一张已经有人坐了,王学明就选了没人的坐下。
等饺子的时候,不自觉地便观察起隔壁桌的年轻人来,只见二十出头的年轻人,饺子蘸醋一口一个,吃得别提多美了。
有这么好吃吗?
青年发现有人在看自己,不好意思的笑了笑,咽下嘴里的饺子说:“都是这饺子太好吃了。”
平时他的吃相不这样的。
王学明笑了笑,对即将上桌的饺子,生出几分期待来。
饺子上桌,摊主问了要不要醋,王学明素来不爱吃醋,便摇了摇头。
饺子滋味甚美了,也让他不由想起了早逝的亡妻。
虽然妻子包的饺子不如这个饺子好吃,但是却也包得非常好,不管是家里的老人还是孩子,都十分喜欢吃,一家人常常聚在一起比包饺子,比谁包的更好看。
可自从亡妻去世,他们一家人就再也没有聚在一起包过饺子了。
王学明深吸一口气,眨去眼中的湿意,继续吃饺子。
“婶儿可以来碗饺子汤吗?”已经吃完饺子的青年拿着碗问。
李书萍:“当然可以。”
李书萍在吃完饺子的碗里舀了一勺饺子汤,还撒了几颗葱花和几粒细盐。
青年直接站在锅边喝了,喝完摸着肚子满足的道:“最美不过饺子汤,这话可一点都不假。”
“大婶你这饺子真好吃,要是以后有机会,我还会再来的。”青年从包里摸出三毛钱递给李书萍,后者指了指三轮车上放着的铁盒子,示意放铁盒子里。
她要去旧货市场看看有没有二手的三轮车卖,买新的三轮车要票,她没票,只有去旧货市场看看了。
旧货市场离得不远,李书萍就直接走路去了。
走了约莫二十分钟就到了,旧货市场挺大,不但卖二手的家具家电,也卖锅碗瓢盆自行车。
李书萍往里走了走,走进了一家卖旧自行车的店。
“同志,我想问问,咱们这儿有旧三轮车卖吗?”
柜台里坐着的年轻女同志看了她一眼,“有的,前两天才来了一批,从机关食堂淘汰的三轮车。”
“我想看看可以吗?”李书萍笑着问。
“在后面放着呢,我带你去看。”女同志起身带着她往后面走。
到了后院儿,李书萍就看到了,靠墙停着的三轮车,车子挺旧了,车斗还有磕碰的凹陷。
不过李书萍也没那么多要求,只要能用就行。
“别看旧,都是能骑的,轮子链条坏了的,我们店里的师傅都给换了新的,你也可以试试。”
李书萍一听可以试,就在几辆三轮车中,选了看起来最好的,在后院骑了两圈。
“挺好,车龙头不晃,也挺稳。”
“多少钱?”李书萍问。
女同志:“我们这里价钱是最公道的,这辆稍微新点,要八十块钱。”
八十李书萍觉得有点贵,“少点呗,你看这车斗这里的铁皮都凹进去了,车铃也锈了,都快按不动了。”
“真的不能少了,定价就是这样,你要买个新的也要两三百呢。”
“我买个新的两三百可以用好多年呀,可这个旧的买回去,最多也只能用了一两年就坏了吧。”
“坏了你可以修呀。”
“那修不也要钱吗?”
在李书萍的三寸不烂之舌下,三轮车最终以七十块钱成交,少了十块钱。
李书萍骑着三轮车走在旧货市场里,心情别提多美了,看见有卖锅碗瓢盆的,她有买了一口大铝锅,两个大洋瓷盆,几十个旧面碗,五把筷子。
不过筷子不是旧的,是新的竹筷。
路过卖家具的店,又买了两套折叠的小桌子搭凳子的。
住房紧张的年代,很多家庭都有这种桌子吃饭。
东西买齐,李书萍就骑着车往旧货市场外头走。
走到一半,前面有个扛缸的人,和一个烫着卷卷头的女人并排走在路中间,把路挡住了,她就慢了下来,也按了两下铃。
忽然一个骑着自行车的男人,从卷发女人身边而过,卷发女人往旁边躲了一下,撞到了扛缸的人,扛缸的人身形一晃,连人带缸摔倒在地。
“啪……”一道重物落地摔碎的巨响响起,接着便是一阵尖锐的骂声。
“哎哟,我的大水缸,你个臭小子我出钱让你帮我把缸扛回家,你给我打破了,你得赔。”
秦野满脸是汗的坐在地上,抬起摔倒时手撑地被破碎陶片划伤的手,抬起头看着指着他破口大骂的中年女雇主,替自己辩解:“是你突然往我这边走,撞了我一下, 才导致我重心不稳把缸摔了的。”
“放你娘的屁,我什么时候撞你了?谁看见了?你休想污蔑老娘,这可是老娘花五块钱买的水缸,你必须赔!”
秦野抬起头看着已经周围已经围上来的人,寻求帮助,但却无人看见,也无人为他发声。
他冤枉又委屈,他把这个缸帮这个阿姨扛回家,才给两毛钱,要他赔五块他赔不起。
而且,这本来就不该怪他。
“本来就是你撞到了我,我才把缸摔了的!”秦野红着眼大声吼道。
“啊~嗯~啊——”
林永年听着墙另一边的声音,烦躁地翻了个身,伸手在枕头里扯了两坨棉花出来,团吧团吧,塞进耳朵了。
“这个老二,都来几回了,真的是年轻不知道节制,上了年纪就晓得了……”林永年嘀咕着用被子蒙住头。
刘琴香汗淋漓地贴在林建设胸口上,手指在他胸口画着圈圈。
林建设喘着粗气儿,抓住她作乱的手,“别招我,不然再收拾你一回。”
刘琴:“你来呀。”
林建设:“……”
“时间不早了,明天还上班呢。”
再来一回他明天怕是走路脚都要抖。
“对了,你明天早上还得起来煮饭呢。”
听到他提这事儿,刘琴就觉得烦。
“就没见谁家让新媳妇早起煮饭的。”
林建设捏捏她的手,“委屈我媳妇儿了。都说长嫂如母,我妈不在家,就该大嫂煮的,但她太懒,我大哥又护着她。我都不懂,那么个丑东西,有啥好护的?”
他是觉得大嫂长得挺难看的,脸盆子大眼睛还小,就皮肤白了点而已,也不知道大哥看上她那点儿。
刘琴咯咯笑,笑完又噘着嘴说:“她还瞧不起我呢,瞧不起我家条件不好,我是临时工。”
“你等着,等我爸把给我妈和大嫂的钱都补完,我就让我爸出钱给你买一个在国营商店里站柜台的正式工作,比她还体面。”舍不得媳妇儿受委屈的林建设夸下海口。
“mu啊。”刘琴在林建设脸上亲了一口,“建设你真好,再奖励你一次。”
“不、不用了吧,太晚了。”
“晚什么,还早呢。”
“琴琴唔……”林建设的声音淹没在了被窝里。
第二天早上张娇一起来,发现厨房还是冷锅冷灶的,就走到林建设两口子门口敲门。
“咚咚咚咚……”
“谁啊,大早上的就敲敲敲。”刘琴在被窝里翻了个身。
“刘琴今天早上该你煮饭,你怎么还不起来,再不起来煮饭,都要到出门上班的点儿了。”张娇一边拍门,一边大声喊着。
刘琴生气地从床上坐起来,“知道了,别敲了,催命啊。”
门外的听到这话,脸顿时就黑了,转身回了房。
刘琴看了一眼身边睡得跟死猪一样的林建设,掀开被子下了床,去厨房做早饭。
23号院,林小玉已经吃上了她妈早上煎的葱油饼,配着粘稠的小米粥。
起床的时候,妈就把早饭做好了,还去供销社买回了新鲜的菜。
李书萍吃了一块酱萝卜,“慢慢吃,离上学时间还早呢。”
林小玉点头,喝了一口小米粥,又问:“妈,你不会跟我爸复婚了吧?”
即便爸妈都已经离婚了,但爸和二哥都依旧觉得,妈只是在赌气,在闹。等气消了,闹过了,还是会回到那个家去的。
李书萍翻了个白眼,“我是糟心日子没过够啊,还跟他复婚?你妈我既然已经走出那个家了,就不会再回去。”
“你也是一样,要是以后结了婚,男人打你对你不好,日子过得不开心。该离就离,可别拖到你妈我这个年纪了再离。”
上辈子小玉跟张铁军日子过成那个样子,都没离婚,其实也有她和林永年的责任。
他们觉得离婚丢人,张铁军也是她自己选的,怪不的别人,即便日子过得不好,也该她自己受着。
李书萍想,要是自己劝劝小玉,支持她离婚,她也不会把自己熬成那个样子。
林小玉点头,“所以妈你跟我爸结婚这些年, 都过得不开心吗?”
“开心啥呀?”李书萍叹气,“你妈我是个孤儿,没读过书,没文化,吃百家饭长大。小的时候在裁缝铺里跟人帮忙,学会了用缝纫机,制衣厂招工的时候,才进了制衣厂。”
“老林两口子还没回来,不会真离了吧?”把洗碗水倒进排水沟里的赵大妈,抬起头看着大院的大门说。
小春妈说:“不能吧,说不定是两口子和好了,去国营商店吃饭了呢。”
“有这个可能。”
邻居们正说着,就看见精神抖擞的李书萍挺着胸膛走进大院,就好像遇到了什么大喜事一样。
接着就是垂头丧气的林永年。
小春妈笑着跟邻居说:“看来是老林先跟国栋妈低的头呢,老林还是被国栋妈拿捏了。”
其他人也这么觉得,跟林国栋一个厂的马工,更是直接调侃他,“老林一个离婚就把你吓唬住了呀,看你这样子没少割地赔款吧?”
其他邻居也笑了起来。
“林师傅,没事儿,跟自己婆娘低头不丢人。”
“没错。”
林永年低着头一言不发,超过李老太先回了家。
“让你乱开玩笑,你看人老林生气了吧。”马工的婆娘拍了他胳膊一下。
“国栋妈?你家老林是咋跟你低头哄你的,你跟我们说说。”小春妈看热闹不怕事大。
李老太从兜里掏出绿本本,“我和林永年同志已经离婚了。”
众人惊得都呆住了。
“真、真离了?”赵大妈都结巴来了。
李老太点头,“新鲜出炉的离婚证,还热乎着呢。”
邻里讶然,原本以为李老太这是闹一闹,让老林跟她低头,没想到还真把婚给离了,还叫上同志了呢。
林小玉坐在床上看书,见她爸回来了,忙站起来喊了一声:“爸。”
又问:“我妈呢?”
林永年看了她一眼,坐在凉椅上不想说话。
“爸。”林建设听见他爸回来了,就和刘琴从屋里走了出来。
“咋样,我妈是不是反悔了?”林建设笑嘻嘻的问。
林永年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,都是他说他妈是吓唬人的,自己才跟着说离婚的。
“爸,你咋了?”林建设觉得他爸表情似乎有些不对。
林永年把离婚证从上衣口袋里抽出来,摔在面前的长桌上。
林建设和刘琴看到绿本本上“离婚证”三个大字一楞,“我、我妈真跟你离了?”
林永年没好气地拍着桌子道:“离婚证都在这里了,还能有假!”
林建设知道他爸这是在怪他呢,但这事儿怎么能怪得到他呢!
他妈看起来本来就像是吓唬人的,他哪里知道,他妈是真敢离呀。
刘琴还等着看婆婆的笑话呢,没想到她还真离了,现在成了看公公的笑话,她公公明显是不想离的。
林小玉看着桌上的离婚证,妈跟爸离婚了,妈说了只要她,那她是不是要跟妈一起离开这个家了。
她听人说,这离了婚的人就是两家人了, 是要分开不住在一起的。
“爸你也别急,我妈肯定会后悔,用不了多久就会跟你复婚的。”林建设十分肯定地说。
林永年无语地看着二儿,他不久前也是这么说的。
“这是钢铁厂给你分的房子,我妈跟你离了婚,就得搬出去。既然他现在跟你离了,你就让她搬出去。她没工作,没地方住,用不了几天就灰溜溜的回来跟你认错复婚了。”
林建设心里还是觉得,他妈不是真心想离婚的,就是想拿捏他爸,只是玩儿脱了,被架起来了下不来台,只有硬着头皮把婚离了。
李老太站在门口,听着林建设这一通发言,只恨当初生他的时候忍住了,没有把他直接生茅坑里。
李老太生林建设的时候,正上着厕所呢,那时候粮食不太够吃,杂粮吃得多,便秘不好拉屎。
她拉屎用着力呢,羊水就破了,孩子也要出来了。
她怕把孩子生厕所里,强忍着疼痛和不适,撑着笨重的身子起身走出了厕所。
早知道就该一用力,把他拉茅坑里。
“妈。”林小玉冲着门口喊。
“妈?”林建设一扭头,就看见他妈嘴角勾起一个嘲讽的弧度,似笑非笑地看着他。
他心虚地干咽一口,又叫了一声:“妈。”
刘琴没喊人,改口红包都没给她,她才不会喊呢,要是给个一百的改口红包,倒是可以考虑。
李老太冷嘲道:“不用你们撵,下午我就去房管所租房子,肯定不会赖在你们家里不走的。”
林建设摸了一下后颈,“妈你说啥呢,这也是你家。”
李老太:“不是了,婚一离从此以后我们就是两家人了,我跟小玉是一家,你们是一家。”
说完李老太就进了屋,把上午藏的钱又拿了出来。
坐在桌前把帕子打开,“离婚协议上写好的,家里的存款我们一人一半。”
“这里有八百二十块,我们一人四百一。”
李老太把钱分成了两份,正要把林永年的那份推过去,就听见刘琴说:“钱不能这么分吧?你和小玉就两个人,爸这边可是一大家子呢。”
她们这边人多些,怎么能一人一半呢?
“那你说怎么分?”李老太饶有兴味地看着刘琴问。
刘琴清了清嗓子,“这钱是大家的,那就该按人头平均分。”
“呸。”李老太对着刘琴的脸啐了一口,“放你妈的五香麻辣屁,这钱是我和林永年这个老不死的这么多年的工资攒的,什么时候就成你、成你们大家的了?”
刘琴闭着眼摸了一把脸,抓着李建设的袖子告状,“建设你看你妈。”
林建设刚要张口,“闭嘴,你个没良心的白眼狼。”李老太就指着他的鼻子骂。
“……”林建设气呼呼地闭上嘴。
“这些钱是我和林永年的婚后财产,现在我和他离婚了,这钱不管是依法还是依理,那都是我们一人一半,这跟人多人少没关系!更没有你们的份儿。”李老太用手指敲着桌子。
刘琴不服气,“大哥大嫂还有建设上班的工资难道就没在里头。”
“当然不在。”李老太说,“林国栋两口子还有这顶了我工作,才上两个多月班的白眼狼,别说是工资了,就连生活费都没交过。”
真的吗?
刘琴看向林建设,后者点了点头。
家里都似乎他妈负责买菜做饭,他妈和爸的工资都挺高,不差钱,所以大哥大嫂他们也从来没交过生活费。
“……”
刘琴不说话了,她真不知道,林家是这么个情况。
她们家,家里不管谁挣的钱,都是交给她妈管的,像她一个月十八块钱的工资,只能留三块钱自己花。
林小玉点头说好。
吃过早饭,林小玉就去上学了。
李书萍开始和面,切韭菜,炒鸡蛋,拌馅儿。
忙活到十点,一切准备就绪,饺子也包了一板现成的。
李书萍先把三轮车推到了院子外头,又把东西一样一样的往车上拌。
折叠桌凳,煤球炉子,水桶,装着面团的盆,装着馅儿的盆,水桶,案板,碗碟筷子,一板饺子。
饺子和装面团的盆都用干净的纱布盖着,邻居们看她这一通忙活,都看出她是要干啥了。
搬完东西,李书萍又倒回来,把门锁上了。
刘明香:“她这是要去摆摊卖饺子?”
“噫,被认识的人看到了多丢人呀。”王桂香摇着头,虽然她现在也没工作,但她宁愿在家里糊火柴盒都不愿意去摆摊。
崔娟子:“这年头大家连国营饭店都舍不得去,哪里又会花钱买路边卖的饺子吃,她这饺子准卖不出去。”
袁老太也摇着头说:“这李书萍可真能折腾,折腾着离了婚,现在又去摆摊卖饺子。看着吧,准备那么多,肯定是怎么搬出去的,又怎么搬回来。她要是卖不出去,自己又吃不完,我倒是愿意帮她吃些。”
上次吃饺子,还是过年呢,她也馋饺子了。
崔娟子就笑她,“您老就做梦吧,人家就是倒了,怕是都不会给我们吃。”
前天晚上,她家大头去守了半天,也没守到一个饺子吃。
八号房内,春宝妈和女儿春宝坐在桌前折纸盒。
下巴尖尖的春宝,听见外头的对话,好奇地看着妈问:“妈,你说五号房的李婶去摆摊卖饺子,能卖出去吗?”
春宝妈秦蓉手上没停,笑着说:“外头那些人,就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,自己花一毛钱都要犹豫一下,就觉得所有人都跟她们一样。我看巷子口,卖茶叶蛋的生意就挺好,一天基本上都能卖完。只要你李婶家的饺子包得好吃,肯定是能卖出去的。”
春宝眼睛一亮,“既然摆摊能挣钱,我们也去摆摊呗。”
秦蓉看着女儿叹气,“摆摊不要本钱呀?你爸二十五块钱一个月的工资,要给你奶奶交十块,他自己留五块,每个月给咱们十块,还要交房租,要不是咱娘俩还能做点手工,菜钱都不能够,哪里有本钱做生意嘛。”
她都想过去农村倒腾点鸡蛋菜啥的,去黑市上卖,但是又怕被抓,她要是出点儿啥事儿,她的春宝可咋办?
去农村买了鸡蛋和菜,转手卖给城里人赚差价,这属于投机倒把,被抓到了是要处罚的。
“爸爸都两个星期没回来过了。”春宝低着头说。
想到自家男人,春宝妈就眉头紧皱,他近半年回这个家,是回得越来越少了,她感觉这个男人,怕是有别的心思了。
女儿春宝是春天生的,生下来就跟小猫儿一样,先天不足,好多人都说养不活。
公婆看春宝这个样子,就让她和春宝爸放弃春宝再生一个,她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女儿,怎么能放弃呢?
她就精心养着,小心照顾着,但孩子到了四五岁,依旧是病恹恹的,一到换季准要生病吃药。
医生说孩子要吃有营养的东西,可在那个家里,春宝吃个鸡蛋,婆婆都要骂,春宝还要受堂兄弟们的欺负。
她得让她的女儿活呀,就让男人分了家,带着春宝搬了出来。
她男人的工作是家里给买的,所以就算分了家,也要给家里交十块钱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