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陈露阳白晓帆的女频言情小说《重回八零全文陈露阳白晓帆》,由网络作家“陈露阳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厂花一直有,就是年年换!随着新一批少男少女走进机械厂,厂花厂草的排名和人选也在悄无声息之中改朝换代。“广播站的蒋晓华、办公室的于梦珂、锻造车间的邓雪,宣传科的张希,食堂的李泽涵,就是咱们厂的五朵金花!”小吴经常去食堂打饭,平时跟厂里的人打交道多,对于这些八卦消息了解的尤其多。车间工作枯燥而忙碌,有小吴说些消息,也能让大家放松放松,了解了解厂里的最新情况。大家一边画着图纸,一边听小吴叨叨着厂里最新的小道咨询。刚说完,车间里就有人打趣:“真花还是假花啊!”“前年大家都说冶炼车间来了一个天仙,漂亮的不行。”“结果我们几个好信出去看,啥玩意儿啊!那脸长得跟我二姑似的。”车间里的人听完,都哈哈大笑起来。“我看啊,这几朵花也就那个广播站的还行,...
《重回八零全文陈露阳白晓帆》精彩片段
厂花一直有,就是年年换!
随着新一批少男少女走进机械厂,厂花厂草的排名和人选也在悄无声息之中改朝换代。
“广播站的蒋晓华、办公室的于梦珂、锻造车间的邓雪,宣传科的张希,食堂的李泽涵,就是咱们厂的五朵金花!”
小吴经常去食堂打饭,平时跟厂里的人打交道多,对于这些八卦消息了解的尤其多。
车间工作枯燥而忙碌,有小吴说些消息,也能让大家放松放松,了解了解厂里的最新情况。
大家一边画着图纸,一边听小吴叨叨着厂里最新的小道咨询。
刚说完,车间里就有人打趣:“真花还是假花啊!”
“前年大家都说冶炼车间来了一个天仙,漂亮的不行。”
“结果我们几个好信出去看,啥玩意儿啊!
那脸长得跟我二姑似的。”
车间里的人听完,都哈哈大笑起来。
“我看啊,这几朵花也就那个广播站的还行,起码听动静还蛮好听的。”
“你们还真别笑!”
小吴来了精气神,“厂花虽然换人了,但是咱厂的四大美男子仅有微微变化。”
“第一名,还是咱们的曹工!”
曹青杭眼皮都没抬一下,继续看资料,画图纸。
小吴乐呵呵道:“这可不是我瞎吹,曹工在今年依然稳占机械四大美男之首,无人能出其右!”
“至于第二吗,就是采购科的宋廖莎,听说是个二毛子,长得黑发碧眼的。”
宋廖莎?
吃瓜群众陈露阳乐了。
“宋廖莎是我同学啊!
他那样的都进咱厂四大美男了?”
随着天气越来越热,小办公室就跟个笼屉一样,热的根本呆不住人。
陈露阳干脆就把办公桌也挪到了车间,跟大家一起办公。
这样大家要是有什么临时不懂得,可以随时来找他。
小吴笑道:“原本他那个位置是他爸宋技术员的。”
“但是儿子进厂了,总不能父子都在榜上,干脆就把他爸拿下去了。
让他儿子接班!”
陈露阳无奈了:“真行!
只听说工作有接班的,还没听说美男子还能接班。”
小吴手中的铅笔指着陈露阳“嘿嘿”一笑,“你也别笑话别人,你也在榜上。”
陈露阳瞪大了眼睛:“这里还有我呢?”
小吴点头:“对啊!
咱们今年融合车间入榜两人,其中一个就有你。”
陈露阳听完,表情无比认真道:“这个榜单有水平!”
“要我说,咱们机械人就是讲究实事求是,标准严格!”
“那第四个进榜的人是谁啊?”
小吴瞥了他一眼:“这还用问吗?”
陈露阳被那个眼神给看不会了。
“还不能问?”
小吴无奈道:“还能有谁!
最后一个肯定是咱厂长啊!”
“咱厂有谁能帅的过厂长!”
陈露阳竖起大拇指:“讲政治!”
车间里一帮人正唠嗑的时候,一个响亮而热情的女声从车间门口传来。
“小曹!
曹青杭,你在不在?”
听到这话,刚刚一直安静工作的曹青杭瞬间变了脸色,仿佛见鬼一样,赶紧用手做了一个“嘘声”的动作,示意所有人都别吱声。
嘴里小声嘟囔了一句:“这大姐咋又来了!”
那女声喊了好几嗓,见没有回答,喊道:“要是没人,我可进去了哈。”
曹青杭听她要进来,吓得赶紧起身,喊道:“来了来了!
我在。”
曹青杭似乎生怕大姐进车间,说些让大家听到的话,一向稳重自持的人,像个大马猴子一样就窜了出去。
模样活像刚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。
“谁啊?
咋把曹工吓成这样!”
陈露阳好奇的张望过去。
“妇联的隋主席。”
小吴头都没抬,开口就回答。
陈露阳纳闷了:“妇联的主席找咱们曹工干啥?”
小吴回答:“还能干啥!
介绍对象呗。”
“咱这位隋主席可是个热心肠,特别热衷当红娘。
隔三差五帮着曹工介绍对象。”
陈露阳瞪大了眼睛:“曹工眼光这么高呢?
咱厂那么多漂亮小姑娘都没看上?”
“哪有啊!”
小吴提曹青杭解释:“不是曹工眼光高,那些相亲他都没去。”
“咱曹工忙的吃饭时间都没有,哪有时间去相亲。”
正说着,曹青杭拉着一张脸回了车间。
“曹工,这次又给你介绍的谁啊?”
小吴八卦的凑过去问。
陈露阳看热闹不嫌事大,笑道:“给咱曹工介绍的,肯定不是一般姑娘,哪朵花啊?”
曹青杭瞥了陈露阳一眼,没好气道:“小陈,我怎么早没发现,你也这么八卦呢?”
陈露阳一脸无辜:“我这不是关心领导吗,快说说,哪朵啊?”
“就是,快说说,这次又是哪个?”
其他车间的人压不住好奇心,纷纷开口询问。
曹青杭无奈道:“广播站那朵。”
噗……陈露阳喝到嘴里的茶水差点没喷出来。
那朵花可不好采啊!
不对……要真是广播站那朵,可就不一定是谁采谁了。
“广播站那朵好啊!”
小吴登时眼睛放光。
其他人的表情也兴奋了。
“定没定啥前相亲,我们都去看看小蒋长啥样!”
这些日子,他们日日听广播,心里都刺挠的,就想知道知道这蒋晓华长什么样。
“对啊!
我们先把把关,看看漂亮不漂亮,要是不漂亮可不能答应。”
众人一句一句的跟着起哄。
曹青杭拉着脸,轰猪一样的轰开众人,“相什么相亲,活都干完了吗,厂里还等着咱们的成绩呢,都画图纸去!”
“噢。”
郝逢春傻傻的点点头,完全不知道办公室副主任跟自己说的是啥。
办公室副主任笑道:“起先我们不知道纳尼是什么意思。
还是今天早上在食堂问了别的工人同志,才知道这是啥的意思。”
“这说明厂里的同志对你们的小补课非常支持!
更非常认可!”
贾主席笑道:“是啊!
既然同志们认可,那我们工会就要把这个东西做好,推广好!”
“我们打算请陈高助担任厂大学习月专题学习试验班的教课老师,不知道郝主任同不同意啊?!”
郝逢春眼皮一跳。
贾志高是什么身份,他又是什么身份!
厂工会主席当面问他要人,他哪敢说一个“不”字啊!
“主席都开口了,我们融合车间必须全力以赴的配合工会工作,把厂里的大学习月活动办好!”
郝逢春先坚定的表了一番决心,随后画风一转,道:“只是,陈高助是我们车间唯一的日语翻译,没有他,我们的工作就开展不下去。”
“所以授课时间这里,恐怕需要协调协调。”
厂里上半年也是搞了一个学习活动。
整整一个礼拜,都利用整下午的时间集体学习,然后大家晚上加班赶工。
搞的全厂苦不堪言。
现在陈露阳还有不少资料要翻译,哪有那么多的美国时间给别人讲课。
贾主席摆摆手:“这件事情你放心!
咱们搞学习一定以生产为先。”
“学习时间拟安排在每天晚上下班之后,利用一小时的时间进行学习,保证不耽误车间的生产工作。”
听了授课时间,郝逢春提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。
离开了把工会主席的办公室,郝逢春转身走向车间。
刚一进屋,就看见十来个技术员们围在一块,嘀嘀咕咕、蛐蛐摸摸,似乎在研究些什么。
“不对吧,这个角度他肯定出不来!
你拧一下试试?”
“拧不动了,这都已经是极限了。”
“那要不然换个思路试试?
是不是力的支点咱们没找对?”
“我觉得我们可以再大胆假设一下,这个东西有没有可能本身就是错的?
它就不可能成功!”
“……”听着技术员们讨论的声音,郝逢春好奇走过去问道:“哪个本身是错的??”
曹青杭等人猛地回头,瞧见老郝站在后面,顿时有些羞赧道:“小陈拿来的玩具,叫鸳鸯扣,我们正琢磨怎么玩呢。”
“玩具?”
郝逢春接过曹青杭手里的小物件。
那是由两根铁钉弯成的一个锁扣。
锁扣的中间,被拧死的两个铁圈套牢,随着手上的动作,不断碰撞发出叮当的声响。
郝逢春纳闷:“这要怎么玩?”
曹青杭道:“小陈说,要把两个铁圈通过缝隙里分开。”
“把他们分开?”
郝逢春观察着手里锁扣。
锁环的一头是密闭的,而另一头虽然有些缝隙,但缝隙是完全不够另一个铁环拿出来的,硬拉肯定行不通。
郝逢春试了几次,左右拧了拧,转了又转。
最后将鸳鸯扣还给曹青杭,苦笑道:“我解不开。”
曹青杭郁闷道:“我们也没解开,就等着小陈从厕所回来给我们解开谜底呢!”
过了不一会儿,陈露阳叼着烟,酸麻着双腿一瘸一拐的走了回来。
陈母昨晚上熬了一锅小米粥,结果没吃了。
陈母舍不得扔,就把小米粥盛出来在盆里,放在水缸里,用水镇上。
今天早上又重新煮了个开,端上饭桌。
但是这粥毕竟是放了一宿,天又热。
陈母担心陈父吃了拉肚子,又怕给自己女婿吃,再让孙志刚有点啥别的想法。
两个女儿那娇生惯养的,她舍不得。
军军是她的亲亲宝贝外孙,她更舍不得。
所以几乎犹豫都没犹豫,就把这碗粥给了她亲儿子吃。
反正家里的剩饭剩菜从来都是儿子打扫,也不差这碗粥了。
陈露阳早上闻着粥的味道有些不太对,但是本着对母爱的信任,他还是就着咸菜和馒头,香喷喷的咽了下去。
哪知道到了车间,这肚子就开始翻来覆去的闹腾,害得他跑了一上午厕所。
厂里的旱厕本就粪水肥美,再加上夏天温度的熏陶,那味儿就别提多提神了。
陈露阳没招,只能边蹲边点烟。
既熏蚊子,又清净一下空气。
回到车间,陈露阳猛不丁看见一群人都盯着自己,下意识的问:“干啥玩意儿,都瞅我干啥?”
曹青杭举着手里的鸳鸯扣:“都等你解开谜题那!
这扣咋解开啊?”
陈露阳“嘿嘿”一笑,一副欠揍的模样“啧啧”道:“呦~~曹工都解不开我们机械厂一中的小玩具嘛?”
当时他刚进车间,曹青杭瞧不起他是机械厂一中毕业的学生,这事儿他还记着那!
曹青杭无奈的笑了笑:“没发现你这小子这么记仇啊!”
“赶紧的,这玩意儿是咋解开的!
一帮人等着呢。”
“这个其实很简单的~~”陈露阳把烟叼在嘴里,接过鸳鸯扣给大家演示起来。
“先把这个旋转成一个8字,然后在旋转一下,锁就解开了。”
说完,陈露阳美滋滋的拿着两个分解开的锁环,在众人的面前摇了摇。
甚至,他还一脸嘚瑟的挑衅看了看一众技术员。
机械厂一中毕业的,咋的了?
那说明我基本功扎实!
刚刚还怀疑这个东西是伪命题的同志,沉默了。
看着陈露阳将两个铁扣再次合在一起,郝逢春惊奇的打量陈露阳:“行啊小陈,这玩意在哪搞到的?”
陈露阳笑道:“我画的图纸,我家老爷子操刀做的。”
上次他把图纸给了陈父之后,陈父果然依样做出了几个。
但是陈露阳拿在手里,觉得缝隙的位置还是有点太大。
所以他就把玩具拿到了车间,想着用这里的钳子和工具掰一掰,修正一下。
可谁知道军军还没玩上,却被车间的这帮人盯上了。
一个个摆弄半天也没摆弄明白。
瞧见厂长吃药,于岸山和董江潮都果断闭嘴,只是表情各个都无比吓人,憋的脸红脖子粗的。
好不容易王轻舟的脸色恢复过来,他拉着脸道:“既然你们对资金这么在意,那咱们干脆一碗水端平。”
“这个季度的资金依然均发,融合车间的资金额不变。”
“但是!”
王轻舟眼神一凛:“下个季度开始,谁有成果,谁给厂里拿出了实实在在是绩效和回报,谁分的资金就多!”
“现在都说市场经济,我看这个词儿很好!”
“有成绩,就有说话权,资金就多!
没成绩,就服从分配!”
“我同意!”
董江潮毫不犹豫举手。
虽然直升飞机跟之前厂里造的飞机不同,但是毕竟都属飞机,研发起来肯定见效要比造车快。
这个安排他完全没有意见。
于岸山拳头紧了紧。
“老于,飞升车间和融合车间是同时组建的,当时考虑到你们的困难,已经把厂里最好的技术研究员都配给了融合车间。”
王轻舟看着于岸山,缓缓开口。
“好!
我答应!”
于岸山拍了拍桌子,掷地有声!
……好不容易到了周末,陈露阳一早就骑车回到了松亭饭店,办理离职的相关手续。
原本一切顺利,可是在看见陈今越的时候,陈露阳有点露怯了。
“入职机械厂了?”
沙发上,陈今越皮笑肉不笑得盯着陈露阳。
陈露阳也有点不好意思:“是啊越姐,厂里招工,我寻思去试试,结果没想到就被选上了。”
“那你不去上学了?”
陈今越冷笑问道。
“不去了。”
陈露阳没敢说自己其实就没考上,都已经骗人家一次了,再骗可就说不过去了。
“现在厂里需要翻译,我先干着,等翻译的差不多了,明年有机会再考大学。”
看着陈今越的脸色,陈露阳小心翼翼拿出手中的临时干部人事表格,“越姐,饭店说需要您在负责人这栏签个字,您能不能帮签一下?”
陈今越转手拿起桌上的正式职工入职表。
“巧了,我刚签完一个表,也是跟你有关的。”
跟我有关?
陈露阳疑惑的接过表格,在看见上面写着的“批准转为正式职工”几个字的时候,人都懵了。
“越姐,你真同意给我转正了!?”
陈今越冷笑着盯着陈露阳。
松亭饭店作为省属的高档饭店,无数人挤破了头想要进来,陈今越也是真心看中陈露阳这个人才,才给他争取来了一个转正名额。
结果没成想这人竟然转头去机械厂了。
陈露阳也傻了。
这……这咋整?!
当初他以为陈今越只是开玩笑逗自己,压根就没以为对方能真给他转正。
现在反倒弄的被动了。
“那要不然……我白天在机械厂上班,晚上回咱饭店值班?”
陈露阳试探的开口。
松亭饭店的员工餐比机械厂食堂精致多了。
还能免费拿汽水、啤酒和糖果。
回头自己白天在厂里工作,晚上回饭店吃个晚饭,第二天早上还能吃顿早饭。
里外里省了两顿饭钱不说,还能拿两份工资!
“你想得美!”
陈今越一眼就看穿了陈露阳的小九九。
“强扭的瓜不甜,既然你都决定走了,饭店留你也没劲。”
陈今越扯过陈露阳手中的离职表,握起钢笔,在负责人的位置签下了自己的名字。
看着陈今越潇洒痛快的样子,陈露阳有点不得劲了。
“越姐,虽然我离职了,但是以后只要饭店需要我,我一定随叫随到!”
说实话,陈今越对他们几个一直都不错。
要是没有陈今越,自己也遇不见于副厂长和老郝,更不能入职融合车间。
于情于理,怎么也要表示感谢才行。
“越姐,中午别吃食堂了,我请你吃饭!”
“请我吃饭?”
陈今越狐疑的看着陈露阳:“好端端的,你请我吃什么饭?”
“感谢饭啊!”
陈露阳笑嘻嘻道:“要不是越姐给我机会,我哪有机会认识机械厂的领导,更不能入职机械厂。”
“再说了,吃了饭店这么多,我还一直没有回报呢。”
陈今越眉毛一挑。
想请她吃饭的人很多,但是饭店里敢请她吃饭的还真没几个。
看着陈露阳俊俏的脸蛋,陈今越起了调戏的心思:“行啊,那你要请我吃什么?”
陈露阳思索一下。
陈今越坐镇松亭饭店,有饭店的厨师在,平时好吃的肯定没少吃。
请她吃老饭馆什么的,就太掉价了,对方也肯定看不上。
况且请姑娘吃饭,总不能太寒酸。
突然,陈露阳眼神一亮!
“俄餐怎么样?”
上次他和宋廖莎、朱星火三个人冒充机械厂干事,去东方大街里的莫娜俄餐厅里“考察”一圈。
那里面环境好,饭菜做的也不错。
这回正好领陈今越去一趟。
“莫娜?
那可不便宜啊。”
陈今越没想到陈露阳竟然要去莫娜,声音中带了一丝惊讶。
“怕什么!
咱今天发工资了!”
陈露阳骄傲的甩了甩手里的信封,里面是他这几天的工资,好几十呢!
“就这么说好了!
你先干活,中午我来接你!”
陈露阳冲着陈今越眨了眨眼睛,也不等她拒绝,拿起离职人员表,闪身飞出了办公室。
几个广播站的女生被掌声吓了一跳,接着乐道:“我们可不是来指导的,是来跟小陈老师学习的。”
陈露阳赶紧摆手:“我哪是什么老师啊,就是跟大家一起交流交流。”
“都别站着,找地方坐。”
一旁的小吴还有几个小年轻的早就站在一旁,热情的将座位让了出来。
几个女生也很爽朗,道谢之后拿着小本就坐了过去。
一帮人还特意把曹青杭身边的位置空了出来,把蒋晓华推了过去,坐在曹青杭身边。
瞧着二人通红的脸,屋里的技术员们都玩笑似的打起趣来。
最后还是曹青杭绷起脸,咳嗽了几声之后,用威严镇压住众人之后才开始讲课。
由于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日语,而且目的在于尽快应用。
所以陈露阳直接略过了五十音,从简单的日常语句开始教起。
车间的人一边跟着陈露阳发音,一边在纸上用中文标注者日语的读法。
陈露阳眼睁睁的看着坐在第一排的一名女生,在小本本上用汉语写了“扣你鸡哇”四个大字。
还没等写完,陈露阳赶紧暂停,转身在黑板的空白处写:“同志们,注意一下啊。
这个发音不是“鸡”,是“七”一二三四五六七的七!”
随着他在黑板上,下面的一干众人也快速在自己的小本本上标注:“不是鸡,是七。”
“一二三四五六七的七。”
陈露阳:……这课教的怎么有点歪呢?
……厂里的消息,从来一传十,十传百。
基本上第二天中午,厂里就传开了融合车间晚上教日语的消息。
厂里懂俄语的人多,但是会日语的真没几个。
再听说这是厂里新进的高级技术员助理讲课,登时大家的心思就活泛起来了。
日语开课的第二天晚上,融合车间又加入了十来个慕名而来的工人。
慢慢的,前来听课的人越来越多,竟然达到了六七十人左右。
一到晚上,小小的车间就挤满了人,像个蒸笼一样,每个人的衣服都是汗湿透的。
可就算这样,前来听课的人也是络绎不绝,甚至窗户外面都站着听课的人。
更有不少人在食堂吃完晚饭,就早早过来占地方。
上完了课,还有不少人围着陈露阳纠正发音和提问,陈露阳有教无类,只要有人肯问,他就耐心回答。
经常一个小时的课,要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才能彻底完事。
陈露阳没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日语课,能这么受欢迎,每天晚上都累并快乐着。
此时,机械厂小礼堂里。
工会的小徐干事小心翼翼的站在礼堂门口,像只小鹌鹑躲在门后。
礼堂的主席台上,工会贾主席黑着一张脸,言辞激烈的向宣传科、办公室的几个干事训话。
“是你们宣传科宣传工作没做到位,还是办公室组织不得力?”
“说好的职工大学习,现在就来了9个人。
其他人都哪去了?”
宣传科的干事面对领导的怒火,紧张道:“这……可能大家晚上都有事儿吧?
毕竟来参训的工人家里都有老有小的,可能下班之后就直接回家了也说不定……”见贾主席的脸色越来越黑,宣传科干事的声音也越来越低,最后直接变成了嗡嗡声。
“一个人有事,三十几个人都有事?”
“不来都请假了吗?!”
贾主席一副“你把我当傻子”的表情,调门都气高了。
“你们统计一下今天缺席的名单。
今天所有不来的,全部通报记过,取消本月优秀职工评选资格!”
“谁要是想请假,让他们直接找我!”
说着,贾主席甩脸就走了。
小礼堂里安静的吓人。
办公室、宣传科和工会的小徐干事,后背都快被冷汗给浸透了。
其实,也怪不得贾主席生气。
为了促进生产、提升素质,全省开展大学习月活动,要求各个工厂、医院、单位,每天利用一小时时间开展生产生活学习。
相关学习情况,不仅要形成活动报告,上报省工会。
等学习月结束的时候,还要进行先进单位评选。
机械厂作为省里有名的大型龙头单位,一举一动都是要给其他单位起先锋、做表率的。
工会一收到活动要求,就迅速和厂宣传科、厂办公室一起组成“学习月工作小组”,专门负责推动学习月落实。
为了能够让工作在省里“出彩儿”,厂工会除了制定学习计划,发给各个车间饿进行常规自主学习以外,还特意办了个“大学习月专题学习试验班”,组织新入厂的职工进行生产保密学习。
并将大学习月细化成了两个学习阶段,分成不同的学习周期。
这样,既能高标准完成学习任务,还能扩大参学收学人数,今天,就是学习月试验班开课的第一次上课。
贾主席原本高高兴兴的过来,连动员讲话稿都写好了。
可哪知道四十多人的班级只来了不到十个人,这贾主席的火气才蹿了起来。
“小徐干事,咱们今天还继续吗?”
旁边站着的技术工人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。
领导都走了,这课还用上吗?
要是不用上的话,他还得回家收拾咸菜呢。
礼堂里的九个学员也是懵逼的坐在座位上。
“讲吧。
今天好歹是学习班第一天开课,不管别人来不来,咱们先给到场的同志们讲课。”
小徐干事硬着头皮回答。
刚刚贾主席都已经气成这样了,要是回头知道他们课都没上,直接解散。
那真不知道要怎么骂他们。
陈父和孙志刚一左一右将陈露阳架在中间,直到亲自眼睁睁的看见陈露阳走进融合车间,这才互相看了一眼,彻底相信了陈露阳入职的话。
至于宣传科那边,自然有孙志刚去说,不用陈露阳再操心。
走进融合车间,陈露阳很是好奇的打量着周遭的环境。
车间很空旷,跟其他动辄数百人的车间比,这里显的要安静很多,甚至咳嗽一声都会有声音。
里面还堆放着很多的铁器、管线和螺丝,还有很多还未来得及拆封的箱子。
一阵讨论的声音从车间里面传了出来。
陈露阳顺着声音往里走,就看见前面的一个小办公室里,五、六个人围坐在一个黑板前面,跟站在中间的青年进行探讨。
黑板的左边,画了一辆小飞机。
黑板的右边,画了一辆小汽车。
那青年看上去27、28岁的模样,瘦高,脸颊凹的厉害,眼圈下面很黑,不知道是有几宿没有睡过觉了。
可是尽管一脸疲惫,青年的眼底却依然明亮,仿佛内里蕴藏着一团火,此时他站在黑板前,开口道:“现在我们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,就是能不能将造飞机的技术直接用在造车上,帮我们提升造车的速度。”
“我觉得是可以的!”
黑板左边的一个短发女同志举手。
“无论是造车还是造飞机,最根本的都是研究动力。”
“根据我们目前已知的资料,一战期间的法国工程师就是将涡轮增压器技术应用到了汽车上,成功研发出了第一款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量产汽车。”
“而且飞机的技术要比汽车来的‘精’的多,也‘深’的多。”
“有了飞机技术做支撑,我们完全可以让汽车在地上飞起来!”
“我觉得不行。”
黑板右侧一个男同志摇头。
“汽车跟飞机相比,本身应用的体积和承载的摩擦力都不相同。”
“飞机要满足的是优化功率重量比以及维持较大功率的持续输出能力,发动机排量较大,且转速相对较低。
可是汽车倾向于实现小排量同时输出大动力。
发动机主要应对的是惯性负载,仅在加速阶段才需求较高的输出功率,光是这两个方面就很有很大不同。”
“我认为还是应该重新研发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不能随便拿过来就用。”
“就像拿来主义,只有拿来的,人不能自成为新人,车也不能自成为新车。”
“我不同意你的看法!
许多飞机的技术是完全可以应用到汽车上的,我们厂里飞机技术成熟,如果能够将相关技术应用在造车上,我们会少走多少弯路,这点你考虑过吗!”
“可是如果我们拿来的是错的,投入也是错的,到时候我们会浪费多少时间和金钱,这个得失你又计算过吗!”青年站在中间,沉默的听着双方的话,始终没有发表任何想法。
眼看着两边的人吵的越来越厉害,青年注意到了门边站着的陈露阳,“那个同志,你什么想法?”
一直站在旁边听热闹的陈露阳愣了一下,“我吗?”
青年:“对!
你是怎么想的?”
陈露阳本就不是研究工业的,对于他们说的那些技术,是压根就听不懂。
可是常年的买卖购物,让他对市场经济还有些研究。
于是他很实在的开口道:“我同意那位男同志的看法,造汽车这件事还是应该围绕汽车技术本身。”
“因为我们不仅要考虑技术,更要考虑市场。”
青年听到这话,眉头瞬间皱起来了。
“你展开讲讲。”
陈露阳道:“举个例子,其实汽车发动机就是一个很市场很商业的东西,除了性能方面,还要考虑震动噪音平顺性经济性寿命和维护性。”
“飞机可以为了提升某一方面的作战性能,而多增加一些成本,但汽车显然是不行的,要讲究性价比,必须得在品质性能和制造成本之前取得平衡才行。”
陈露阳尽可能通俗的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,可是底下的研究员们却听的云里雾里:“他说啥啊?
你听懂了吗?”
“性价比是什么东西?
你听过吗?”
“没听过,估摸着是个新词儿……”青年认真听完,点头评论了一句:“说的很有道理,但对研究毫无用处。”
“我们目前要解决的是从无到有的问题,从有到多的问题是下一步要解决的事。”
顿了顿,青年犀利的目光看向陈露阳,“我从没见过你,你是谁?”
“他叫陈露阳,是我给你们找来的翻译!”
郝逢春的声音从车间大厅传了过来。
“以后就由他负责融合车间的翻译工作。”
郝逢春笑呵呵的开口:“小陈,这位是曹青杭曹工,负责融合车间工作。”
“以后大家就是一个战壕的兄弟了,大家好好配合、努力工作,争取早日研发出我厂第一辆小汽车。”
曹青杭锐利的眼光上下扫了一眼陈露阳。
“原来你是翻译,怪不得说的那些东西跟车间一点不搭边。”
兴许是因为之前的翻译给大家没有留下什么太好的印象,众人听说陈露阳是翻译,又长得这么年轻,都当他是老郝不知从哪找来的“半道郎中”,很是敷衍的鼓了鼓掌,略表欢迎。
伴随着稀稀拉拉的掌声,曹青杭握了握陈露阳的手:“哪个学校毕业的?”
陈露阳如实回答:“机械厂一中。”
曹青杭的动作一僵,脸上的表情瞬间拉下来,杀人般地瞪向郝逢春。
这么重要的事!
你不找个专业的翻译就算了,竟然敢随便找一个高中毕业生,这不是开玩笑吗!
郝逢春露出了一个“且放宽心”的笑容,笑呵呵道:“英雄不问出处。
小陈的父母都是厂职工,身份可靠。
他之前在松亭饭店工作过,日语能力我和于副厂长都是有目共睹的。”
“我可以拍着胸脯负责任的讲:小陈的翻译水平,绝对在之前的日语翻译水平之上!”
“可是之前的那个水平也不咋地啊!”
最新评论